乡村振兴在行动丨河南南乐:西红柿铺就乡村振兴路
乡村振兴在行动丨河南南乐:西红柿铺就乡村振兴路
乡村振兴在行动丨河南南乐:西红柿铺就乡村振兴路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河南省(hénánshěng)南乐县积极探索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,发展出年产值达到3亿元的西红柿产业。
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镇南乐优质西红柿小镇(xiǎozhèn)大棚里的番茄。新华网王晓飞 摄(shè)
深耕特色 促进规模化发展(fāzhǎn)
走进南乐县张果屯镇,成片的(de)日光温室大棚一座挨着(āizhe)一座,颇为壮观。烟之东村党支部书记赵战(zhàozhàn)秒说:“我们烟之东村的西红柿,那是远近闻名。”他表示,“西红柿产量高,好管理,收益好。”
1993年,怀揣“万元户”梦想(mèngxiǎng)的赵战秒经过多次外出学习和反复思考,把目光放到了(le)西红柿(xīhóngshì)种植上。2007年,赵战秒自己经营了7个大棚、实现了“万元户”的梦想。在他的带动(dàidòng)下,烟之东村掀起了一股“西红柿种植热”。
“一人富不算富,得(dé)让大家都富起来。”2008年,当选为(wèi)烟之东村(dōngcūn)村委会主任的赵战秒,积极推动,将村内200多亩集体土地上全部建设了日光温室大棚,并牵头成立了联富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,注册(zhùcè)“淼富”商标,推动农产品品牌化,将零散种植变为标准化生产。
2017年(nián),驶入发展快车道的烟(yān)之东村被评为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。
2018年(nián),烟(yān)之东村通过“支部牵头担保、种植(zhòngzhí)户实物抵押”的方式,为每个新建大棚种植户提供贴息资金2万元,帮助群众每年增收2000元至5000元不等。
2019年,为有效提升种植户(hù)的市场话语权,促进村集体收入,烟之东村(dōngcūn)通过集体控股、群众参与的方式,推动(tuīdòng)西红柿产业发展壮大。西红柿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多亩,产值突破4500万元。
“我们村不到800人,现在80%以上的农户(nónghù)都在西红柿种植产业链上干活。”赵战(zhàozhàn)秒高兴地说。
科技(kējì)助力 产业提档升级
“好种子决定好品质(pǐnzhì),同样的栽培条件,种子不同,果实的品质和口感便截然不同。”南乐优质西红柿小镇负责人(fùzérén)谢春立说。
2020年,得益于张果屯镇良好的西红柿种植(zhòngzhí)产业环境,河南农业大学开展的校地合作项目——南乐优质西红柿小镇落户张果屯,由豫艺(yóuyùyì)农业(南乐县(nánlèxiàn))科技有限公司运营,涵盖优质果蔬新品种选育、种植推广、订单销售、贮藏加工、技术培训、文化旅游等全(quán)产业链。
图为河南农业大学学生在(zài)玻璃联动智能化育苗大棚里整理果蔬(guǒshū)幼苗。新华网王晓飞 摄
“依托河南(hénán)农业大学最新科研成果,我们每年进行大量新优品种的筛选和定位,并配套栽培技术。”谢春立说,选育目标主要是从优质(yōuzhì)、多样、个性(gèxìng)和安全的角度考虑(kǎolǜ),相继研发出了“豫艺优五(yōuwǔ)”“卷珠帘”等一系列优质西红柿品种。其中,“豫艺优五”可使农户每亩增收8000元左右。
目前(mùqián),南乐优质(yōuzhì)西红柿(xīhóngshì)小镇每年可(kě)繁育优质西红柿、西瓜、辣椒、甘蓝、花菜等400余个品种的果蔬种苗1000万株,年产酸甜果系列优质番茄、青春之歌香味小番茄、彩虹(cǎihóng)瓜之宝优质礼品西瓜等100多种高端果蔬500万斤,年产值达3000万元,提供农业就业岗位1000余个,吸纳周边群众(qúnzhòng)务工300余人,助力全县25个村的1400余户50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。
延链强链 托起百姓(bǎixìng)共富路
“让一(yī)让,让一让。”“往这边倒!”……在张果屯镇西红柿小镇果蔬(guǒshū)交易中心,来来往往的货车络绎不绝,工人们正忙着分拣西红柿。
产品好不好,市场来决定。南乐优质西红柿小镇培育出的优质西红柿品种不仅(bùjǐn)高产,更赋予农户(nónghù)“以质论价”的话语权。
2020年,投资900余万元、占地70亩的豫北地区最大的西红柿专业化交易市场建成(jiànchéng)投用,将分散的农户拧成(níngchéng)议价共同体。
图为农户(nónghù)在张果(zhāngguǒ)屯镇西红柿小镇果蔬交易中心搬运西红柿。新华网王晓飞 摄
“以前,农户种出来的西红柿都(dōu)是客商定价,谁(shuí)卖(mài)的便宜(piányi)收谁的,收益不稳定。”南乐县张果屯镇党委副书记付永杰说,“现在有了专业的交易市场后,价格农户说了算,谁价高卖给谁。农户安心种好西红柿就行。”
据介绍,目前张果屯镇西红柿年产值达到3亿元,辐射(fúshè)带动周边20多个行政村、1万余人从事相关产业。西红柿小镇(xiǎozhèn)果蔬交易中心(jiāoyìzhōngxīn)的日交易量高达40万斤,产品远销山东、安徽、宁夏、新疆等省份。
红火产业带动(dàidòng)乡村烟火气,市场周边餐馆、农家乐等应运而生。“我们将进一步拉长(lācháng)西红柿(xīhóngshì)产业链条,着力在西红柿育种、西红柿深加工、西红柿乡村游等(yóuděng)方面取得突破,把西红柿种植发展为重要富民产业。”付永杰说。(谷婷婷)
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河南省(hénánshěng)南乐县积极探索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,发展出年产值达到3亿元的西红柿产业。
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镇南乐优质西红柿小镇(xiǎozhèn)大棚里的番茄。新华网王晓飞 摄(shè)
深耕特色 促进规模化发展(fāzhǎn)
走进南乐县张果屯镇,成片的(de)日光温室大棚一座挨着(āizhe)一座,颇为壮观。烟之东村党支部书记赵战(zhàozhàn)秒说:“我们烟之东村的西红柿,那是远近闻名。”他表示,“西红柿产量高,好管理,收益好。”
1993年,怀揣“万元户”梦想(mèngxiǎng)的赵战秒经过多次外出学习和反复思考,把目光放到了(le)西红柿(xīhóngshì)种植上。2007年,赵战秒自己经营了7个大棚、实现了“万元户”的梦想。在他的带动(dàidòng)下,烟之东村掀起了一股“西红柿种植热”。
“一人富不算富,得(dé)让大家都富起来。”2008年,当选为(wèi)烟之东村(dōngcūn)村委会主任的赵战秒,积极推动,将村内200多亩集体土地上全部建设了日光温室大棚,并牵头成立了联富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,注册(zhùcè)“淼富”商标,推动农产品品牌化,将零散种植变为标准化生产。
2017年(nián),驶入发展快车道的烟(yān)之东村被评为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。
2018年(nián),烟(yān)之东村通过“支部牵头担保、种植(zhòngzhí)户实物抵押”的方式,为每个新建大棚种植户提供贴息资金2万元,帮助群众每年增收2000元至5000元不等。
2019年,为有效提升种植户(hù)的市场话语权,促进村集体收入,烟之东村(dōngcūn)通过集体控股、群众参与的方式,推动(tuīdòng)西红柿产业发展壮大。西红柿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多亩,产值突破4500万元。
“我们村不到800人,现在80%以上的农户(nónghù)都在西红柿种植产业链上干活。”赵战(zhàozhàn)秒高兴地说。
科技(kējì)助力 产业提档升级
“好种子决定好品质(pǐnzhì),同样的栽培条件,种子不同,果实的品质和口感便截然不同。”南乐优质西红柿小镇负责人(fùzérén)谢春立说。
2020年,得益于张果屯镇良好的西红柿种植(zhòngzhí)产业环境,河南农业大学开展的校地合作项目——南乐优质西红柿小镇落户张果屯,由豫艺(yóuyùyì)农业(南乐县(nánlèxiàn))科技有限公司运营,涵盖优质果蔬新品种选育、种植推广、订单销售、贮藏加工、技术培训、文化旅游等全(quán)产业链。
图为河南农业大学学生在(zài)玻璃联动智能化育苗大棚里整理果蔬(guǒshū)幼苗。新华网王晓飞 摄
“依托河南(hénán)农业大学最新科研成果,我们每年进行大量新优品种的筛选和定位,并配套栽培技术。”谢春立说,选育目标主要是从优质(yōuzhì)、多样、个性(gèxìng)和安全的角度考虑(kǎolǜ),相继研发出了“豫艺优五(yōuwǔ)”“卷珠帘”等一系列优质西红柿品种。其中,“豫艺优五”可使农户每亩增收8000元左右。
目前(mùqián),南乐优质(yōuzhì)西红柿(xīhóngshì)小镇每年可(kě)繁育优质西红柿、西瓜、辣椒、甘蓝、花菜等400余个品种的果蔬种苗1000万株,年产酸甜果系列优质番茄、青春之歌香味小番茄、彩虹(cǎihóng)瓜之宝优质礼品西瓜等100多种高端果蔬500万斤,年产值达3000万元,提供农业就业岗位1000余个,吸纳周边群众(qúnzhòng)务工300余人,助力全县25个村的1400余户50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。
延链强链 托起百姓(bǎixìng)共富路
“让一(yī)让,让一让。”“往这边倒!”……在张果屯镇西红柿小镇果蔬(guǒshū)交易中心,来来往往的货车络绎不绝,工人们正忙着分拣西红柿。
产品好不好,市场来决定。南乐优质西红柿小镇培育出的优质西红柿品种不仅(bùjǐn)高产,更赋予农户(nónghù)“以质论价”的话语权。
2020年,投资900余万元、占地70亩的豫北地区最大的西红柿专业化交易市场建成(jiànchéng)投用,将分散的农户拧成(níngchéng)议价共同体。
图为农户(nónghù)在张果(zhāngguǒ)屯镇西红柿小镇果蔬交易中心搬运西红柿。新华网王晓飞 摄
“以前,农户种出来的西红柿都(dōu)是客商定价,谁(shuí)卖(mài)的便宜(piányi)收谁的,收益不稳定。”南乐县张果屯镇党委副书记付永杰说,“现在有了专业的交易市场后,价格农户说了算,谁价高卖给谁。农户安心种好西红柿就行。”
据介绍,目前张果屯镇西红柿年产值达到3亿元,辐射(fúshè)带动周边20多个行政村、1万余人从事相关产业。西红柿小镇(xiǎozhèn)果蔬交易中心(jiāoyìzhōngxīn)的日交易量高达40万斤,产品远销山东、安徽、宁夏、新疆等省份。
红火产业带动(dàidòng)乡村烟火气,市场周边餐馆、农家乐等应运而生。“我们将进一步拉长(lācháng)西红柿(xīhóngshì)产业链条,着力在西红柿育种、西红柿深加工、西红柿乡村游等(yóuděng)方面取得突破,把西红柿种植发展为重要富民产业。”付永杰说。(谷婷婷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